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2-20
  

  • 全选
    |
    导弹与制导技术
  • 李立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6.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和动网格技术,发展了一种通过双时间步LU-SGS方法耦合求解流动控制方程和强迫运动形式刚体动力学方程计算飞行器动态特性的CFD方法。通过探究积分法、T-F方法和最小二乘法等典型动导数辨识方法在实际应用的某些场合辨识结果不稳定、不同方法的辨识结果散布度大或过度依赖人工处理等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改进的措施。通过Finner导弹和HBS弹道外形等典型算例确认计算,表明文中方法是有效的。
  • 王青, 张伸, 梁津津, 董朝阳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7-10.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强静不稳定且刚/弹强耦合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设计方法。首先分析飞行器频带耦合机理,得到刚体对弹性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继而提出改进双网络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设计降低频带耦合,放宽对飞行器静稳定特性的要求,从而能够设计出刚体和弹性性能均满足要求且具有良好鲁棒性和快速性的控制器。将文中所提方案与鲁棒控制方案的结果进行数值仿真对比,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 马新鹏, 李旭昌, 黄桂彬, 夏雪峰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1-16.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导弹在拦截超低空目标时面临的多路径效应问题,当擦地角在布儒斯特角附近时,地海杂波反射系数最小,制导精度较高。为保证导弹在垂直发射条件下程序转弯结束时的擦地角能够满足要求,设计一种程序转弯方案,通过建立滑模控制模型,并分析控制参数对程序转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的控制参数进行了程序转弯弹道仿真,最后得到最优的转弯函数和转弯结束时间。
  • 韩晓明, 刘金松, 汪汝根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7-21.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现代防空系统中的重要作战力量,通过从地面发射导弹对敌实施拦截,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归纳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面临的毁伤威胁,分析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毁伤能力需求,构建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毁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与相邻优属度熵权的抗毁伤能力评估模型,运用该评估模型对某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毁伤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评估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
  • 王鹏, 郝睿君, 张冬, 陈瑛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22-24.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仿真技术贯穿武器装备科研项目研制的始末,仿真科研工作者在研究仿真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要明白被研对象的工作原理和战技指标的考核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仿真技术在科研项目的研制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做到知彼知己。文中从工程研制的角度阐述了反坦克导弹武器仿真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研究。
  • 黄桂彬, 吴达, 夏雪峰, 马新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25-30.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得终端滑模导引律的收敛效果和制导精度更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变指数趋近律用来设计滑模控制律,并针对滑模控制律中各个参数对弹道的影响做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文中设计的新型自适应变指数趋近律下,系统在趋近滑模面过程中能有效削弱抖振,在逼近滑模面时能消除抖振;通过大量试验得到了最优制导参数,此最优参数下的制导律比传统滑模控制导引律的制导精度更高。
  • 窦建中, 王汉平, 毕世华, 徐子豪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31-34.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导弹沿柔性导轨移动时的弹架耦合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ermite插值函数的柔性线显式生成算法,并借助CBKSUB改进了插值点坐标的提取模式,使得柔性线能实时更新;同时分别基于哑元的点线约束建模、在线标记点的建模方式构造了弹架耦合模型,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且算法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明显提高。该方法可为复杂弹架系统耦合振动建模提供一种新思路。
  • 弹药技术
  • 韩广超, 王锋, 赵河明, 彭志凌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35-39.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取末敏子弹稳态扫描阶段的飞行姿态,根据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GF-IMU)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十加速度计配置方案以及姿态解算算法。通过弹体运动模型,对所设计的测量单元运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30 s内,质心线加速度可忽略不计,角速度随着时间增加,误差逐渐增加,但增加程度较小。由于末敏子弹稳态扫描时间只有十几秒,因此该测量单元能较为准确获取末敏子弹稳态扫描过程的姿态数据。
  • 张晓东, 曹红松, 袁毓雯, 郭向向, 宋旭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40-44.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火箭弹传统设计过程中研发周期长,设计效率低,投入成本高等难题,自行构建了火箭弹数字化设计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CAD/CAE软件,应用参数化设计流程、弹体三维参数化自动建模、整体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火箭弹产品的设计、优化、仿真等数字化流程。通过关键技术设计验证了系统在不同型号火箭弹设计方面的可行性。利用该系统不仅大幅度提升了火箭弹设计效率,而且也为其他常规弹药数字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 刘建勋, 王锋, 赵河明, 韩广超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45-47.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变步长LMS滤波算法不能同时满足较高收敛速度和较低稳态误差的矛盾,提出了基于反馈的算法思路。这种思想思路是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反馈参数的数学关系式。然后,对改进算法的各个的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最佳的参数取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性能得到大幅的提升。在对回波信号的滤波处理过程中,改进算法的滤波特性,即误差抑制的能力得到成倍的增加,滤波的效果很好。
  • 张跃跃, 张会锁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48-50.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在内弹道过程中随机因素引起的弹丸发射强度问题,以某型脱壳穿甲弹内弹道环境为例,应用ABAQUS软件对发射药燃烧环境的变化引起的膛压时序曲线的变化对弹丸发射强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最大膛压相同的情况下,上升段变化速率越快,或在下降段变化速率越平缓,弹托应力越大,其发射强度越低。此结论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对弹丸在内弹道过程中的强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郭萌萌, 张玉令, 赵明哲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51-56.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大炸高条件下聚能射流对钢筋混凝土的侵彻能力,在考虑了钢筋混凝土靶板强度和射流断裂对侵彻过程影响的前提下,基于准定常侵彻理论,得到了射流侵彻钢筋混凝土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射流侵彻钢筋混凝土试验,得到了不同炸高下的侵彻深度,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侵彻深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 乔金超, 吴越, 郭光全, 吕慧贞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57-61.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爆炸反应装甲殉爆、伤己的问题,同时不降低其对聚能射流的干扰能力,在双层楔形爆炸反应装甲的基础上,建立复合装甲与爆炸反应装甲的正交组合结构模型。通过ANSYS/LS-DYNA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侵彻深度能力具有较好的干扰效果;上层爆炸反应装甲、下层复合装甲的组合,对聚能射流侵彻深度能力的干扰效果虽然下降了5%,但不会出现伤及自身主战坦克装甲的可能。文中所述的数值模拟过程及结论为双层装甲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 赵永涛, 牛楠, 杨玉新, 曾庆海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62-64.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Fluent软件提供的动网格技术、UDF编程技术,结合无喷管助推器的侵蚀燃烧规律,建立了无喷管助推器内流场数值仿真模型。为验证数值仿真模型精度,进行了两发无喷管助推器的地面验证试验,发动机的推力曲线和压强曲线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预示精度在误差范围之内。最后,研究了不同扩张半角以及不同装药造型等对无喷管助推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张半角为24°时,其性能最优;串装及层装药型均可有效提高无喷管助推器比冲。
  • 于涛, 郝永平, 郑斌, 李建伟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65-67.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敏感火箭弹的拦截性能,文中对自主搜索技术开展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建立敏感火箭弹的运动模型、来袭弹药运动模型、弹目交会判断模型和误差模型,仿真分析敏感火箭弹在不同拦截距离上对不同飞行速度的来袭弹药的自主搜索能力,得到自主搜索概率随拦截距离和来袭弹药速度的变化规律,可为敏感火箭弹拦截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拦截策略研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敏感火箭弹最多射击3发,其自主搜索概率就可达到97%以上。
  • 顾国华, 程刚, 陈浩, 崔逊学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68-71.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弹丸对空射击时在目标区附近常常形成弹群环境,从中提取弹丸激波信息为一大难题。在分析弹丸激波形成和弹群环境干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将弹群干扰分解为线性和非线性研究,通过将弹丸激波的相遇问题分解为外场问题和内场问题,研究了虚设映像面的等效声源激波分离方法。通过对弹丸空中激波声压幅值、相位、幅值散射点等参数进行捕获和仿真。结果显示,谱峰鲜明,分辨力好,声压、相位刻画得比较细致。
  • 火箭技术
  • 李记威, 王君祺, 曹军伟, 张泽远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72-78.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低易损性改进对人员及财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成为一种重要发展方向。欧美等国家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试验标准和评估方法,积累了大量的低易损改进经验。文中通过对国外低易损试验标准及评估的发展过程、固体发动机低易损性改进进展以及低易损试验进行分析,为国内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低易损性改进提供了参考。
  • 杨文佳, 高峰, 张涵, 夏雪峰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79-84.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内流特性,优化燃烧室流场,文中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燃烧室中悬臂斜坡/凹腔不同组合形式对流场掺混特性、稳焰能力以及燃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悬臂斜坡/凹腔组合结构中凹腔后缘的展向涡比横向组合大,且凹腔内温度也更高,稳焰能力更强;纵向组合高湍动能区域更大,掺混效果更优;两种组合造成的燃烧室总压损失差别不大,但纵向组合燃烧效率更高。
  • 阮光光, 王凤英, 刘天生, 吴鹏, 柴艳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85-88.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串联战斗部前级装药结构兼顾大的侵深与扩孔,设计了一种阶梯状药型罩。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阶梯状药型罩射流的形成机理以及对45号钢的侵彻能力,并与锥角药型罩形成的射流参数以及对45号钢的侵彻深度、扩孔大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装药条件下,阶梯状药型罩比锥角药型罩的侵彻深度提升约25%,对45号钢板的扩孔直径扩大约1.5倍;并且形成杵体较小,更加符合串联战斗部前级装药结构的特性。
  • 易荣成, 王坚茹, 印立魁, 陈智刚, 胡迪奇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89-92.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陶瓷复合弹对陶瓷/装甲钢复合靶的侵彻性能,进行了制式弹和陶瓷复合弹侵彻陶瓷/装甲钢复合靶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陶瓷复合弹对陶瓷/装甲钢复合靶的侵彻效果明显优于制式弹,主要原因是陶瓷复合弹的陶瓷弹头先于随进的穿甲弹体对陶瓷面板进行充分破坏,从而保存了随进穿甲弹体的侵彻能力。
  • 刘仔, 陈林泉, 吴秋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93-95.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空燃比对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性能的影响,文中对不同空燃比下补燃室掺混燃烧流场进行了模拟。采用基于密度的二阶迎风格式对补燃室掺混燃烧进行模拟,湍流模型和燃烧模型分别采用SST k-ω模型和涡团耗散模型。结果表明,化学反应速率随着空燃比的增加而增大;燃烧效率与总压恢复系数随着空燃比的增大而增大;补燃室推力与比冲也随着空燃比的增大而增大。空燃比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导弹武器的推阻比最佳。
  • 弹道与气动力技术
  • 白涛涛, 孙振华, 张泽远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96-101.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超声速飞行条件下尾流对轴对称导弹后弹体的影响,采用CFD流场仿真方法,对后弹体在不同飞行状态、落压比、喷管扩张半角及后弹体外形情况下的内外流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发动机尾喷流对后弹体附近压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尾喷流作用范围随发射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发射马赫数的增大而减小;尾喷流作用范围与落压比呈分段线性关系,与喷管扩张半角呈线性增大关系;后弹体外形对尾喷流作用范围的影响很小。
  • 魏波, 庞伟, 蔡畅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02-104.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改进了三片花瓣式阻力修正机构,使其实现同步展开和二次展开。新机构占用空间小,使用弹道修正方式更加灵活。文中阐述了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对其机构运动特性和气动特性分别进行了仿真,使用质点弹道方程估计了其修正性能,从多个角度说明了这种阻力修正机构两次展开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 完颜振海, 徐嘉, 梁磊, 杨亮, 聂蓉梅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05-109.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试验和仿真手段获取多工况复杂流场信息成本高、耗时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代理模型的复杂流场预测方法。在有限个样本流场的基础上采用本征正交分解获得包含流场特征的基模态流场,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维变量径向基插值实现新流场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复杂结构流场进行预测,在亚声速、跨声速和超声速等不同马赫数阶段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并在亚声速和超声速条件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 谢峰, 曹红松, 刘鹏飞, 刘壮, 边江楠, 杜烨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10-112.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外弹道试验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等问题,文中基于外弹道经典理论与视景仿真技术,设计了外弹道虚拟试验平台,并以某高炮为虚拟试验对象,对平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和数据分析表明,外弹道虚拟试验平台性能稳定,虚拟场景逼真流畅,试验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较好,对外弹道虚拟试验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纪杨子燚, 钱建平, 余曜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13-117.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弹丸挤进过程对弹丸膛内运动有较显著影响。利用Abaqus/Explicit以及其子程序VUAMP,对某定装式炮弹进行了耦合经典内弹道方程组的挤进和膛内运动过程的有限元计算,并建立了3种弹带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弹丸冲击挤进会导致弹体的加速度发生骤降,且相同弹带宽度时,单根弹带的过载骤降程度大于双根弹带;综合比较最大膛压、弹丸过载变化和运动阻力等因素,单根宽24 mm的弹带结构是理想的选择。
  • 相关技术
  • 张正同, 高建民, 刘书杰, 姚晓光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18-120.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激光测角弹穿烟长度精确计算问题,文中创新性的提出了采用离散膨胀球模拟烟雾扩散规律的穿烟模型算法,可方便计算出不同侧风风速、地面站摆放位置、弹道规划等对穿烟长度的影响规律。依据某型号导弹的飞行高速录像,修正了烟雾扩展模型,穿烟计算结果与多发实际飞行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文中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雷达测角、激光测角、红外测角等其他测角制导的武器系统中。
  • 陈玉金, 李续武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21-126.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决策粗糙集模型不能够细腻的描述包含模糊信息的决策。针对上述不足,构造基于直觉模糊相似关系的决策粗糙集模型,给出相应的属性约简算法和决策规则提取方法。然后,从最小机会损失决策准则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代价的阈值确定方法。最后,通过空袭武器目标识别的实例说明具体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包含模糊信息的决策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 郝艳莉, 林志远, 冯晓柏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27-128.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高压强固体发动机压强测试过程中压力传感器损毁率高、压力测试数据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测试缓冲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弯管的弯曲角度、曲率半径等参数,强制气流转弯以削弱高温高压气流冲击波能量,从而在保护压力传感器的同时有效测量工作压强。结果表明,该压强测试缓冲结构可解决高压强测压时压力传感器损坏和测试精度问题。
  • 王改堂, 王红辉, 赵金磊,白艳放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29-132.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极限学习机算法采用固定激活函数以及残差无法修正等缺陷,提出了基于残差预测修正的可调激活函数极限学习机算法(RV-ELM)。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选择陡度、位置和映射范围等参数,并使用ARMA模型对可调激活函数极限学习机(V-ELM)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构成的残差序列进行建模、修正V-ELM的预测值。通过基准数据集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将其应用于地空导弹生存能力预测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 康阿龙, 张燕, 王志诚, 余渝生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33-138.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雷达作为高速运动平台重要载荷之一,其应用背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高速运动平台下的雷达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文中在建立目标跟踪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高速运动平台载荷雷达的自适应目标跟踪算法,并在算法实现原理框图的基础上提出了算法有效性检验的Monte Carlo仿真流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自适应α-β目标跟踪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具有更高的机动目标跟踪性能。
  • 罗丁利, 杨磊, 陈尹翔, 王勇, 徐丹蕾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39-144.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直升机目标回波微多普勒特点,提出了表征频域纹理特征的一维局部二进制模式直方图实现流程;通过主分量分析降维处理提取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3类直升机进行实验验证,给出了不同条件下该方法的识别结果。文中方法在较低重频、强杂波背景、低信噪比时仍能保持良好的识别性能,便于工程实现。
  • 郭东升, 温泽强, 钱程远, 武占伟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45-148.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准确测量试后固体发动机喷管喉颈,利用激光跟踪测量技术对喷管喉颈进行了现场测量,并通过跟踪仪对公共点进行测量,根据各点的坐标变化来评定激光跟踪仪现场测量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喷管喉颈相对于现有的测量方法在测量速度、准确性以及方便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固体发动机喷管的方案满足测量不确定度的设计要求。对试后的固体发动机喷管喉颈测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谢春思, 李强, 李军玲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49-152.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复杂的空间环境、更繁杂的飞行器种类以及更先进的隐身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复杂环境中的弱目标检测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传统雷达检测算法在处理弱目标时,面临着检测算法效果的瓶颈问题,采用检测前跟踪算法作为一种新的算法框架,则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文中在主流的基于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引入航迹剪枝流程,解决动态规划带来的虚警尾过多的问题,使该算法更具现实工程应用意义。
  • 范国浩, 李玲玲, 张艳兵, 马铁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53-156.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使用自由式微小型Hopkinson杆的窄脉冲校准系统对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校准时,激光多普勒信号含有的趋势项会对之后的解算造成影响,而采用EMD分解法消除信号趋势项时会产生端点效应。针对此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的EMD分解法。通过算法仿真以及对实测多普勒信号趋势项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EMD分解法对趋势项进行提取可有效消减端点效应,效果明显,提高瞬时相位解算的精度。
  • 王劲松, 高志扬, 范鹏程, 叶涛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57-164.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降效类电磁威胁目标威胁评估面临的专家主观性不易避免、目标类型庞杂、影响因素复杂、时间约束性强等问题,建立了相适应的威胁评估指标体系,并将云模型与极限学习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云极限学习机(cloud ELM)的威胁评估方法,构建了基于云ELM的降效类电磁威胁目标威胁评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与提出的评估方法能够解决降效类电磁威胁目标威胁评估面临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问题。
  • 李勇, 刘高计, 赵晓光, 赵长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 37(6): 165-168. https://doi.org/10.15892/j.cnki.djzdxb.2017.06.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新型浮框环式天平。采用天平与供气管路的并联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导弹及单喷飞机推力矢量风洞试验的模型受力变形影响问题,提高试验的准确度。借鉴浮框天平的大刚度及环式天平中空的特点,采用周向布局的多梁元件组合测量方法,实现该天平的研制。目前天平样件已经完成校准及风洞洞校工作,天平精、准度达到国军标的合格水平。为后期的导弹及单喷飞机模型的推力矢量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